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景观设计 > 园林艺术 > 园林艺术概论(上)

  • 四合茗苑中式资讯栏目提供四合院施工资讯、家装施工资讯、会所施工资讯,以及大量施工现场资讯供大家观看与参考。中式资讯,我们最迅速。 北京四合茗苑中式设计机构在装修方面提供专业的中式设计资讯,古典中式资讯、现代中式资讯、别墅中式资讯、会所中式资讯。拥有顶尖资讯团队,专注于中式风格资讯的专业机构。
  • 四合茗苑中式资讯栏目提供四合院施工资讯、家装施工资讯、会所施工资讯,以及大量施工现场资讯供大家观看与参考。中式资讯,我们最迅速。
  • 北京四合茗苑中式设计机构在装修方面提供专业的中式设计资讯,古典中式资讯、现代中式资讯、别墅中式资讯、会所中式资讯。拥有顶尖资讯团队,专注于中式风格资讯的专业机构。
  • 四合茗苑中式资讯栏目提供四合院施工资讯、家装施工资讯、会所施工资讯,以及大量施工现场资讯供大家观看与参考。中式资讯,我们最迅速。北京四合茗苑中式设计机构在装修方面提供专业的中式设计资讯,古典中式资讯、现代中式资讯、别墅中式资讯、会所中式资讯。拥有顶尖资讯团队,专注于中式风格资讯的专业机构。
  • 联系方式

    电话:010-85775818

    13381115162

    邮箱:sihemy@sihemy.com

园林艺术概论(上)

2013-09-17 06:53:55 [四合茗苑]

项目地点: 北京
设计说明
设 计 师:刘中辉、平一、柴鑫
项目面积:800平米
在本案中式设计中,没有奢华的装饰。在新东方的设计概念,清爽的空间,巧妙的颜色搭配,合理的配饰,为中式空间营造了舒适人性化的曼妙体验,呈现的是一种简单大气,但又不乏诗情与写意的空间。
使用材料:青石板、石材、金砖、麻灰石、壁画、壁纸、花梨木
文化背景
项目类型:茶楼、别墅、平层、四合院、酒店会所、展厅
项目风格:新中式古典风格
本案中式设计以当下时新手法诠释恬静淡雅的空间,带人们进入一种中式的风雅意境,空间散发淡然悠远的人文气韵,简约优美的陈设搭配,更适应时下人们对生活空间的美好追求与向往。

人为万物之灵,但是,人类也像其他的动物一样必须依赖于生物圈的自然系统才得以维持自己的生命。生物圈的范围,在地球表面向上延伸到鸟类能够飞翔的天空,向下延伸到阳光能透入的海中以及植物能扎根的土壤深层。我们通常所说的大自然环境,即指这个生物圈内围绕着人群的充满各种有生命和无生命的自然物质的空间而言。人需要经常置身于大自然环境之中,才能获得维持生命活力的各种物质和相应的生存条件,诸如新鲜的空气、适宜的气候、合理的光照、安静的气氛等。同时,通过它们对人的感官的刺激而产生舒适的感觉从而升华为美的享受,诸如苍翠的树林、蔚蓝的天空、辽阔的原野、起伏的岗峦以及水光山色、鸟语花香等等。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也是人们依据自然规律、利用自然物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人工环境,或曰“人造自然”。就广义而言,它也属于大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但就其作为局部的人工环境而言,毕竟与大自然环境相对地有所隔离。如果人们长期生活在城市之中,势必要寻求与大自然直接接近的机会,或者创设一种间接的补偿方式。前者属于旅行、游山玩水的范畴,后者则必须藉助于园林的建置。所以说,园林乃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地创设的“第二自然”。

第一节  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

  人类通过劳动作用于自然界,引起自然界的变化,同时也引起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变化。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纵观过去和现在,展望未来,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变化大体上呈现为四个不同的阶段。相应地,园林的发展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之间虽然并不存在截然的“断裂”,后一个阶段乃是对前一阶段的传统的批判扬弃、继承发展的结果。但毕竟由于每一个阶段上人与自然环境的隔离状况并不完全一样、园林作为这种隔离的补偿而创设的“第二自然”,它们的内容、范围和性质当然也是有所不同。因此,有关园林的界说、评价标准等亦应按不同的阶段分别阐述,并以它所从属的那一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作为立论的基点,这样就可避免以今人而求全于古人,或者以古代而拘泥于现代之弊。

    第一阶段

  人类社会的原始时期,主要以狩猎和采集来获取生活资料,使用的劳动工具十分简单。人对外部自然界的作用极其有限,几乎完全被动地依赖大自然。由于完全不了解它,因而满怀恐惧、畏敬的心情,把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都当作神灵的化身加以崇拜。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产力十分低下,生计非常艰辛,经常遇到寒冷、饥饿、猛兽侵袭、疾病死亡等种种困难。为了渡过这些困难,人们逐渐成群地生活在一起。聚群而居形成原始的聚落,但并没有隔绝于自然环境。人,作为自然生态的一部分而纳入它的良性循环之中。换言之,人对于大自然是经常处于感性适应的状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呈现为亲和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当然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产生园林。直到后期进入原始农业的公社,聚落附近出现种植场地,房前屋后有了果园蔬圃。虽说出于生产的目的,但在客观上已多少接近园林的雏形,开始了园林的萌芽状态。

    第二阶段

  古代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区首先发展了农业,人类随之而进入以农耕经济为主的文明社会。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首次技术革命,农业的兴起使得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需要而利用和改造自然界,开发土地资源,利用太阳的热能进行农作物的栽培。种植和驯养的技术发达,早先的采集和狩猎已经不再占获取生活资料的主导地位。

  这个阶段大体上相当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人们对自然界已经有所了解,能够自觉地加以开发。大量耕作农田、兴修水利灌溉工程,还开采矿山和砍伐森林。这些开发活动虽然导致对自然环境的一定程度的破坏,毕竟限于当时的生产力和技术条件,尚处在比较局部的状态。从区域性的宏观范围看来,尚未引起严重的自然生态系统恶性变异。即使有所变异,也是旷日持久、极其缓慢。例如,我国的关中平原历经周、秦、汉、唐千余年的不断开发,直到唐末宋初才逐渐显露其生态变异的后果,从而促成经济、政治中心的东移。在这个阶段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已从感性的适应状态转变为理性的适应状态,但仍然保持着亲和的关系。

  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生产关系改变的结果,产生了国家组织和阶级分化,出现了大小城市和镇集。居住在城市、镇集里面的统治阶级,为了补偿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的情况而经营各式园林。生产力的发达以及相应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促成了造园活动的广泛开展,而植物栽培、建筑技术的进步则为大规模兴建园林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这个阶段内,园林经历了由萌芽、成长而臻于兴旺的漫长过程,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而这许多不同风格的园林又都具有三个共同特点:一、直接为少数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们所私有;二、封闭的、内向型的;三、以追求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的陶冶为主要目的,并非自觉地体现所谓社会、环境效益。

  据此,我们不妨为这一阶段的园林作如下的界说: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辅以禽鸟养蓄,从而构成一个以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畅情舒怀的游憩、居住的环境。

  文字是文明社会的标志,从有关园林的文字的字源上亦可略窥早期园林的一些情况。中国的汉字中的園、圃、囿等是由象形的甲骨文和钟鼎文演变而来,字形外围的方框表示范围一定地段的界限、蕃篱或墙垣,方框以内则是栽培的植物或养蓄的动物。西方的拼音文字如拉丁语系的Garden、Garten、Jardon等,源出于古希伯来文的Gen和Eden字的结合;前者意为界墙、蕃篱,后者即乐园也就是《旧约·创世记》中所提到的充满花草树木的理想生活环境的“伊甸园”。

  世界上许多古老民族的神话传说中以及主要的宗教经典中几乎都有关于“乐园”的描写,他们是文明人类在其幼年时期对于美好的居住环境的憧憬和向往,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先民们对园林的理解。

  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着“瑶池”和“悬圃”的神话,古籍中也有记载。瑶池在昆仑山上,相传为西王母所居。西王母早先的形象和居住条件并不太好,人们为了把她转化成能够赐福于人类的神祇,首先必须美化她的形象、改善她的居住环境。于是,就把一个美妙的园林“瑶池”虚构给她。据《穆天子传》:西王母“所居宫阙,层城千里,玉楼十二。琼华之阙,光碧之堂。九层伭室,紫翠丹房。左带瑶池,右环翠水。其山之下,弱水九重,非飚车羽轮不可到也。所谓玉阙暨天,绿台承霄,青琳之宇,朱紫之房,连琳彩帐,明月四朗。戴华胜,佩虎章。左侍仙女,右侍羽童。轩砌之下,植以白环之树,丹刚之林。空青万条,瑶翰千寻。无风而神籁自韵,琅然九奏八会之音也”。悬圃也在昆仑山,相传是黄帝在下界所建的宫城,即《穆天子传》中记述的“黄帝之宫”。里面除有华丽宫阙之外,还广植树木花卉,“舂山之泽,水清出泉,温和元风,飞鸟百兽之所饮”。它的位置极其高峻,好像悬挂在半天中。

  基督教的《圣经》里所记载的“伊甸园”,即古犹太民族对人间园林的理想化、典型化。《旧约·创世记》叙说了上帝创造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并专为他们兴建此园居住。园内流水潺潺,遍植奇花异树,景色十分绮丽。上帝告诫,园中的果子都可随便采食,唯独“知善恶树”上的果子不能食。亚当、夏娃受蛇的引诱食了禁果,上帝遂将他们驱逐出园外并派天使把守道路,永不让后人重新寻见。

  佛教的净土宗宣扬众生修成正果之后可往生西大的极乐世界,这个极乐世界也就是古印度人的理想乐园的扩大。净土宗的《阿弥陀经》对此有具体的描绘:“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

  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经常提到安拉为信徒们修造的“天园”的旖旎风光。天园的界墙内随处都是果树浓荫,四条小河流注其中:常久不浊的“水河”、滋味不变的“乳河”、味道醇美的“酒河”、清澈见底的“蜜河”。天园的设想显然是游牧的阿拉伯人从荒瘠的沙漠迁徙到肥沃的两河流域之后受到古波斯园林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沙漠绿洲的理想化的憧憬。这水、乳、酒、蜜四条河呈十字交叉、以喷泉为中心的布局,便成了后世伊斯兰园林的基本模式。

  从上面列举的有关园林文字的字源以及古老神话传说、宗教经典中有关早期园林情况的描写看来,它所包含的内容、表现的形式大体上与我们为这个阶段的园林所作的界说是吻合的。

  一座园林,可以多一些山水的成份,或者偏重于植物栽培、禽鸟饲养,或者建筑的密度较大,但在一般情况下总是土地、水体、植物和建筑此四者的综合。

  土地和水体是园林的地貌基础。土地包括平地、坡地、山地等,水体包括河、湖、池、沼、瀑、泉等。天然的山水需要加工、修饰、整理,人工开辟的山水要讲究造型,要解决许多工程问题。因此,“筑山”(包括地表起伏的处理)和“理水”就逐渐发展成为造园的专门技艺。植物栽培起源于生产的目的如蔬、果、药材等,后来随着园艺科学的发达才有了专门供观赏之用的树木和花卉。建筑包括房屋、桥梁、道路、小品以及各种工程设施,它们不仅在功能上必须满足人们的游赏、居住、交通和供应的需要,同时还以其特殊的形象而成为园林景观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山、水、植物、建筑乃是构成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便相应地成为造园的四项主要工作,或者说,四个主要的手段。这四项工作都牵涉到一系列的土木工事,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所以园林是一种物质财富,属于物质文明的范畴,它的建设必然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园林的内容相应地由简单而复杂,由粗糙而精致。统治阶级把园林据为一已之私有,往往也就以它们作为夸耀各自的财富、显示各自的社会地位的物质手段。山、水、植物、建筑这四个要素经过人们有意识地构配而组合成为有机的整体,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给予人们以美的享受和情操的陶冶。就此意义而言,园林又是一种艺术创作,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世界上的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历史上的各个时代,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条件的差异而形成各自的园林风格,有的则相应于成熟的文化体系而发展为独特的园林体系,例如西方的罗马园林体系、文艺复兴园林体系、古典主义园林体系、英国园林体系、东方的伊斯兰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体系、日本园林体系等等。它们都是全人类文化遗产中弥足珍贵的部分,使得这个历史阶段内出现了园林艺术百花争妍、群星灿烂的局面。这些受到各自的母体文化的哺育而成长起来的园林体系以及其他众多风格的园林,如果按照山、水、植物、建筑四者的构配方式来加以归纳,则无非两类基本形式:规整式园林、风景式园林。前者讲究规矩格律、对称均齐,具有明确的轴线和几何对位关系,甚至花草树木都加以修剪成型并纳入几何关系之中,着重在显示园林总体的人工图案美,表现一种为人所控制的有秩序的自然、理性的自然。后者的规划则完全自由灵活而不拘一格,着重在显示纯自然的天成之美,表现一种顺乎大自然风景构成规律的缩移和摹拟。前者的代表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中国园林则为后者的典型。这两个截然相反的古典园林体系各有不同的创作主导思想,集中地反映了西方和东方在哲学、美学、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上的根本差异。

    第三阶段

  十八世纪中叶,蒸气机和纺织机在英国广泛使用促成了产业革命。许多国家随着工业文明的崛起,陆续由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

  工业文明兴起,带来了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和大规模的机器生产方式,为人们开发大自然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人们从大自然那里获得前所未有的丰富的物质财富,但这种无计划的,掠夺性的开发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其结果,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空气污染、气候改变。导致宏观大范围内自然生态的变异,自然生态系统从早先的良性循环急剧向恶性循环转化。与此同时,大工业相对集中,城市人口密集。大城市不断膨胀、居住环境恶化,这种情形至19世纪中叶以后在一些发达国家更为显著。

  “人定胜天”,人们理解大自然也逐步地在控制大自然,两者的理性适应状态更为深入、广泛。然而,人们对大自然的掠夺性索取过多必然要受到它的惩罚,两者从早先的亲和关系转变为对立、敌斥的关系。有识之士预见到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必然会带来的恶果,相继提出种种改良的学说,其中就包括自然保护的对策和城市园林方面的探索。

  奥姆斯台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1822-1903)是开创自然保护和城市园林的先驱者之一。这位自学成才的英国园林学家来到美国之后,首先把保护自然的理想付诸实现。他协助联邦政府划定一些原生生物区永久加以保留作为“国家公园”,禁止任意开发。随后,于1875年利用纽约市内大约348公顷的一块空地改造、规划成为市民公共游览、娱乐的用地,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公园之一——纽约中央公园(Central Park)。

  奥姆斯台德所从事的工作包括两个主要内容:一是针对无计划的、掠夺性的开发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逐渐被蚕食和破坏的情况,要求人们正确地认识它、爱惜它、关怀它。通过对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致力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对大地风致和自然景观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一部分而加强维护与管理。二是针对大城市的污秽、邋遢和恶劣的居住环境,提出补救的办法即“把乡村带进城市”,建立公共园林、开放性的空间和绿地系统。换言之,城市必需逐步地趋于园林化。

    奥姆斯台德的城市园林化的思想逐渐为公众和政府所接受,于是,“公园”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共园林在欧美的大城市中普遍建成,并陆续出现街道、广场绿化,以及公共建筑、校园、住宅区的园林绿化等多种型式的公共园林。

  与奥姆斯台德同时代的另一位英国学者霍华德(Ebenezer Howard 1850-1928),在他写的《明日之田园城市》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田园城市”的设想:这是一个大约有三万居民的自足的社区,四周环以开阔的乡村“绿色地带”。霍华德认为这种形式的社区既可消除城市向郊外的无限蔓延,又能够像它的名字所表明的那样成为宜人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具体的花园城市虽然只有两处——Letchworth和Welwyn——在英国建成,但这种把城市引入乡村的乌托邦式的理想毕竟是未来的“园林中的城市”的起点,它与奥姆斯台德的实践活动共同形成了现代园林的概念。

  为了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而兴造一系列的公共园林,相应地就需要花费大量的劳动力来进行管理和维护。能否寻求一种更经济有效的方式?19世纪末期兴起的研究人类、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一门科学——生态学为此提供了可能性。造园家开始探索运用生态学来指导园林的规划,用不同年龄、不同树种的丛植来进行公园的植物配置,形成一个类似自然群落、能够自我维护的结构。以后,又陆续出现运用生态学的原理设计城市绿化和城市防护林带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初步尝试所取得的成就,又为现代园林的规划设计注入了新鲜血液。

  这一阶段的园林,比之上一阶段在内容和性质上均有所发展、变化:一、除了私人所有的园林之外,还出现由政府出资经营、属于政府所有的、向群众开放的公共园林。二、园林的规划设计已经摆脱私有的局限性,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三、兴造园林不仅为了获致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的陶冶,同时也着重在发挥其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作用——环境效益,以及为市民提供公共游憩和交往活动的场地——社会效益。

  现代园林之不同于前一阶段的古典园林,大体上也就表现在这三个方面。

    第四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园林的发展又出现新的趋势。

  大约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在先进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迅速腾飞,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水平比之前一阶段大为提高。人们有了足够的闲暇时间和经济条件,愿意更多地接触大自然、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因而旅游事业迅猛发展。同时,人类所面临着的诸如人口爆炸、粮食短缺、能源枯竭、环境污染、贫富不均、生态失调等这样一些严峻的问题,也促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过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所导致的恶果,认识到开发、利用的程度超过了资源的恢复和再生能力所造成的无法弥补的损失。19世纪末期兴起的生态学到本世纪50年代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理论,而且逐渐向社会科学延伸。生态平衡也牵涉到社会经济问题,人类对自然界的物质资源的要求日愈增长,而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因此,从长远观点考虑,必须有计划地予以开发,并注意它们的恢复、更新和再生。维护宏观区域范围内的生态平衡,把过去所造成的恶性循环逐步改善为良性循环。这就需要把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与生态规律协调起来,促成了经济学与生态学相结合。人与大自然的理性适应状态逐渐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二者之间由前一阶段的敌斥、对立关系又逐渐回归为亲和的关系。

  这些情况必然会反映在园林上,从而引起它的内容和性质的变化:一、私人所有的园林已不占主导地位,城市公共园林、绿地以及各种户外娱乐交往场地扩大,城市的建筑设计由个体而群体,更与园林绿化相结合而转化为环境设计,确立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城市在园林中”已经由理想变为广泛的现实,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出现相当数量的园林化城市。二、园林绿化以创造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为根本目的,广泛利用生态学、环境科学以及各种先进的技术,由城市延展到郊外,与城市外围营造的防护林带、森林公园联系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甚至更向着广阔的国土范围延展。举凡区域规划以及工业、农业、矿山、交通、水利、风景名胜、旅游休养等的自然资源开发工程都与园林绿化的建设相结合,“园林学的领域大为开拓。三、园林艺术已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协作,公众亦作为创作的主体而参与部分的创作活动。因此,跨学科的综合性和公众的参与性便成了园林艺术创作的主要特点,并从而建立相应的方法学、技术学、价值观的体系。

  展望这一阶段的前景,园林的内容将会更充实、范围将会更扩大。它向着宏观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所创造的各种人文环境全面延伸,同时又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第二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中国古典园林指的是世界园林发展的第二阶段上的中国园林体系而言,它比起同一阶段上的其他园林体系,历史最久、持续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这是一个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的风景式园林体系。

  如果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的不同方式,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两大类型。

  人工山水园即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地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摹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这类园林均修建在平坦地段上,尤以城镇内的居多。在城镇的建筑环境里面创造摹拟天然野趣的小环境,犹如点点绿洲、故也称之为“城市山林”。它们的规模从小到大,包含的内容亦相应地由简到繁。一般说来,小型的在0.5公顷以下,中型的约为0.5~3公顷,3公顷以上的就算大型人工山水园了。

  人工山水园的四个造园要素之中,建筑是由人工经营的自不待言,即便山水地貌亦出于人为,花木全是人工栽植。因此,造园所受的客观制约条件很少,人的创造性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创造游刃有余,必然导致造园手法的丰富多彩。所以,人工山水园乃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成就的一个类型。

  天然山水园一般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规模较小的利用天然山水的局部或片段作为建园基址,规模大的则把完整的天然山水植被环境范围起来作为建园的基址,然后再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基址的原始地貌因势利导作适当的调整、改造、加工,工作量的多少视具体的地形条件和造园要求而有所不同。兴造天然山水园的关键在于选择基址,如果选址恰当,则能以少量的花费而获得远胜于人工山水园的天然风景之真趣。人工山水园之缩移摹拟天然山水风景毕竟不可能完全予人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正如清初造园家李渔所说的:“幽斋磊石,原非得已,不能致身岩下与木石居,故以一拳代山、一勺代水,所谓无聊之极思也”。故《园冶》论造园相地,以“山林地”为第一。有些大型天然山水园,其总体形象无异于天然风景名胜区,所不同的是后者经过长时期的自发形成,而前者则在短期内得之于自觉的规划经营。

  如果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加以分类,中国古典园林也可以归纳为若干个类型。其中的主要类型有三个: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寺观园林。

  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官僚、文人、地主、富商所私有,古籍里面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等的,大抵都可以归入这个类型。

  中国的封建时代,“耕、读”为立国之根本。农民从事农耕生产、创造物质财富,读书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掌握文化、一部则成为文人;以此两者为主体的“耕、读”社区即是封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元。皇帝通过庞大的各级官僚机构,牢固地统治着疆域辽阔的封建大帝国。官僚机构的成员即官僚士大夫,由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征辟选考而来。“学而优则仕”,文人与官僚合流的士,居于“士、农、工、商”这个民间社会等级序列的首位。商人虽居末流,由于他们在繁荣城市经济、保证皇室、官僚、地主的奢侈生活供应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大商人积累了财富相应地也提高了社会地位,一部分甚至侧身于士林(譬如后期的捐官制度)。官僚、文人、地主、富商兴造园林供一己之享用,同时也以此作为夸耀身份和财富的手段,而他们的身份、财富也为造园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至于广大的劳动人民,迫于生计,衣食尚且艰难,当然谈不到园林的享受了。

  民间的私家园林是相对于皇家的宫廷园林而言。封建的礼法制度为了区分尊卑贵贱而对士民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作出种种限定,违者罪为逾制和僭越,要受到严厉制裁。园林的享受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也必然要受到封建礼法的制约。因此,私家园林无论在内容或形式方面都表现出许多不同于皇家园林之处。

  建置在城镇里面的私家园林,绝大多数为“宅园”。宅园依附于住宅作为园主人日常游憩、宴乐、会友、读书的场所,规模不大。一般紧邻邸宅的后部呈前宅后园的格局,或位于邸宅的一侧而成跨院。此外,还有少数单独建置、不依附于邸宅的“游憩园”。建在郊外山林风景地带的私家园林大多数是“别墅园”,供园主人避暑、休养或短期居住之用。别墅园不受城市用地的限制,规模一般比宅园大一些;

  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苑、宫苑、苑圃、御苑等。

  中国古代的皇帝号称天子,奉天承运,代表上天来统治寰宇。他的地位至高无上,是人间的最高统治者。严密的封建礼法和森严的等级制度构筑成一个统治权力的金字塔,皇帝居于这个金字塔的顶峰。因此,凡属与皇帝有关的起居环境诸如宫殿、坛庙、乃至都城等,莫不利用其建筑形象和总体布局以显示皇家的气派和皇权的至尊。皇家园林尽管是摹拟山水风景的,也要在不悖于风景式造景原则的情况下尽量显示皇家的气派。同时,又不断地向民间私家园林汲取造园艺术的养分,从而丰富皇家园林的内容、提高宫廷造园的艺术水平。再者,皇帝能够利用其政治上的特权和经济上的富厚财力,占据大片的土地营造园林供一己享用,无论人工山水园或天然山水园,规模之大远非私家园林所可比拟。历史上的每个朝代几乎都有皇家园林的建置,它们不仅是庞大的艺术创作,也是一项耗资甚巨的土木工事。因此,皇家园林数量的多寡、规模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朝代国力的盛衰。

  皇家园林有“大内御苑”、“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之分。大内御苑建置在皇城或宫城之内,相当于私家园林的宅园,个别的也有建置在皇城以外、都城以内的。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建置在都城的近郊、远郊的风景地带,前者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后者则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着的政治中心。此外,在皇帝出巡外地需要经常驻跸的地方,也视其驻跸时间的长短而建置离宫御苑或行宫御苑。

  寺、观园林即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外的园林化环境。

  我国古代,重现实、尊人伦的儒家思想占据着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无论外来的佛教或本土成长的道教,群众的信仰始终未曾出现过像西方那样的狂热,偏执的激情。再者,皇帝君临天下,皇权是绝对尊严的权威,象古代西方那样震慑一切的神权,在中国相对于皇权而言始终居于次要的、从属的地位。统治阶级方面虽屡有帝王佞佛或崇道的,历史上也曾发生过几次“灭法”的事件,但多半出于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原因。从来没有哪个朝代明令定出“国教”,总是以儒家为正宗而儒、道、佛互补互渗。在这种情况下,宗教建筑与世俗建筑不必有根本的差异。历史上多有“舍宅为寺”的记载,梵刹紫府的形象无需他求,实际就是世俗住宅的扩大和宫殿的缩小。就佛寺而言,到宋代末期已最终完成寺院建筑世俗化的过程。它们并不表现超人性的宗教狂迷。反之却通过世俗建筑与园林化的相辅相成而更多地追求人间的赏心悦目、恬适宁静。道教历来摹仿佛教,道观的园林亦复如此。从历史文献上记载的以及现存的寺、观园林看来,除个别的特例之外,它们与私家园林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寺、观既建置独立的小园林一如宅园的模式,也很讲究内部庭院的绿化,多有以栽培名贵花木而闻名于世的。郊野的寺、观大多修建在风景优美的地带,周围向来不许伐木采薪。因而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再配以小桥流水或少许亭榭的点缀,又形成寺、观外围的园林化环境。正因为这类寺、观园林及其内外环境的雅致幽静,历来的文人名士都喜欢借住其中读书养性,帝王以之作为驻跸行宫的情况亦屡见不鲜。

  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寺观园林这三大类型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主体、造园活动的主流。除此之外,也还有一些非主流的园林类型,如像衙署园林、会馆园林、书院园林、祠堂园林以及茶楼酒肆的附属园林等,它们相对来说数量不多,内容大部类似私家园林。城市街道绿化最早见于汉代的史载,但在封建时代仅限于个别的都城,而且数量微乎其微。这些,都不占造园活动的主重地位,所以本书的论述亦以三大类型作为主要对象。

  我国传统的风景名胜区作为区域综合体,既有自然景观之美,又兼具人文景观之胜。它的四个构景要素——山、水、植被、建筑——与园林的四个造园要素相同,在园林发展的第三阶段上的中国古典园林时期,两者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但前者乃是一个经过有限度地、局部地人工点缀的自然环境,一般不存在明确的界域,山、水、植被均为天然生成而未经人为地调整、改造,建筑的总体布局由千百年的自发形成而非自觉的规划。所以,传统的风景名胜区就其区域整体而言并不能作为艺术创作来看待。它虽然具备园林的某些功能和性质,毕竟不能完全等同于园林。

  此外,古代的陵园也有类似园林的四个构景要素。我国历来尚厚葬。生前的身份越尊贵、社会地位越高,死后经营的陵园越讲究,帝王、贵族、大官僚的陵园更是豪华无比。营建陵园要缜密地选择山水地形,园内的树木栽植和建筑修造都经过严格的规划布局。但这种规划布局的全部或者其中的主体部分并非为了游憩观赏的目的而在于创造一种特殊的纪念性环境气氛,体现避凶就吉的天人感应的观念。所以说,陵园与园林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不能把前者归属于后者。

  基于以上的观点,本书概以私家、皇家、寺观三大类型作为论述的主要对象,一般不涉及其他的类型,也不涉及风景名胜区。

400-000-9075  010-85775818 装修预约 服务流程 收费标准
在线咨询|400-000-9075|立即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