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精品住宅 > 中式混搭风格 > 浓郁的四合院情结
浓郁的四合院情结
2013-09-16 23:39:44 [四合茗苑]
四合院和胡同,从元代开始形成规模,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已经成为北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都最为直观的标志,也是北京传统文化,甚至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但时下谈到四合院、胡同的保护与北京的建设发展,不管是对各级政府部门,还是对居住在这个古老城市的民众而言,都成为了一个颇具矛盾冲突的话题。
追溯历史,北京四合院所体现的传统道德观念、传统社会伦理意识以及传统的审美兴趣从未消失。民国以后,“满汉分城而居”政策的终结,让大量新的居民涌入北京内城大小不一的四合院中,并开始不断地出现几家同住于一个四合院中的现象。而不同民众合住于一个大院中,让四合院的居民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并逐渐延伸到北京胡同当中,逐步形成了民国时期多元化的北京四合院和北京胡同。我们今天很多人经常用“老北京文化”或者“老北京”的概念,其实更多的是民国痕迹的“老北京”。恰恰是“老北京”的四合院以及胡同,把北京的传统文化意识以及传统道德价值取向、传统伦理观念和传统的审美情趣高度凝聚在一起,以北京四合院和北京胡同这样的“点”、“面”结构构筑起具有浑厚文化底蕴的老北京,也由此产生了北京四合院文化。
“尊老爱幼”是中国传统道德意识中最主要的伦理观念,它在北京四合院文化中有着突出的体现。例如:正北的上房必须由大家庭中最年长者居住,整个家庭自然也要围绕着辈分最高的老者生活。每日早起,晚辈要给长辈请安,出门也要向最长者告假或辞行。外出回家后,也要先问安禀报,长辈少不了要问讯一番。后生晚辈和长者说话,通常都是一口一个“您”。吃饭、出行、哪怕是在院子里晒太阳、纳凉,也得先尽着长辈和年长者。而作为长辈或年长者,对后生晚辈也要呵护有加,对年幼者自然格外的疼爱,对少一辈也要时不时地规劝和教诲,把自己一生的人生经验传导给后生晚辈。一个四合院一大家如此,一个四合院中若干户居于此也如此,久而久之早已经成为北京四合院文化的一种基本的长幼意识。一个大杂院、一条胡同,年长者也自然受到尊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住在大杂院里的北京孩子每天上学、放学,除了和自己的父母打招呼外,往往还和出院门遇到的年长的老人打招呼问好,长辈多的,会叫上一圈。笔者的弟弟上小学时,每天回家一推门,张嘴就叫一圈:姥姥、姥爷、妈、爸、哥。定睛一看,发现只有哥哥在,嘿嘿地笑一声,可下回还是如此,就是习惯了。旧时的北京四合院,不管是一个大家族同住于一个院中还是若干户人家的大杂院,每间房子的居住者相对而言彼此之间是开放的。作为居住在上房的一家之主,若是去哪一间屋子瞧瞧自己的晚辈那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推门便进,没听说每间房子还要落锁的。而作为若干户居住在一起的大杂院,也照样形成了这样的生活氛围和生活习惯。一个院落各个住户之间只要是在家,从来都是四门大开,谁去谁家,抬腿便进。若是一个院子里,大伙都在家却紧闭其门,肯定会招致同院人们的非议:“忒各色了。”北京四合院乃至一条胡同,邻里之间那种开放的环境和各个家庭的透明度,与今天一个个单元住户之间是没办法相比的。在过去人们口头语中,有“家长里短”的说法,是对各门各户之间那种几乎没有什么隐私的状态的形象体现。以现在年轻人的眼光来看,这样的居住环境太“透明”,家家户户的隐私暴露无遗。谁家两口子闹别扭了、哪家闺女处对象了、谁家小子有出息了,皆是街坊四邻最经常交流的,一点新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播开来,不亚于今天的短信消息。但是在旧时的四合院、胡同里,这样的“家长里短”让街坊四邻形成了一种不自觉的“大家庭”情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大杂院里,很多人家即便是锁上门,钥匙也经常放在离院门最近的、有年长者的家中。而在今天的小区居民楼,与昔日四合院中一声声清脆的爷爷、奶奶、大叔、大妈的叫声不同,早上出门是钥匙转动的声响,晚上是东一声西一声“嘭嘭”的关闭防盗门的撞击声。相比之下,似乎旧时文化背景下的居住氛围更让人眷恋。
北京的四合院在环境美化上也往往渗透着传统文化理念。四合院中忌讳种桑树、梨树,不种松树、柏树。松树、柏树通常是阴宅墓地所用,或者寺庙中用,家中自然不能种植。忌讳种桑树,“桑”与“丧”同音,不吉利,梨树与分离谐音,自然回避。石榴树,每逢开花时节,鲜红烂漫的石榴花让人们感到一种火红的生活气息,春华秋实寓意吉祥兴旺的含义,也有多子多福的暗喻,所以石榴树是北京四合院中非常典型的标志性植物。庭院之中,石榴树、月季花,葡萄架、金鱼缸,人们将大自然的缩微景致搬进了四合院,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与今天北京这座超大型城市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相比,更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情趣。这对于今天几乎是“坐井观天”的小区居民而言,四合院的天棚、鱼缸、石榴树更像是一种奢侈的景观享受,对四合院的眷恋当然也就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