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式文化 > 传统工艺拴马桩的文化
传统工艺拴马桩的文化
2013-09-16 23:11:15 [四合茗苑]
有钱人家的大宅门门前还有两方大石头,这是为骑马官员准备的,称之为上下马石,不要小看这两块石头,作用极大,一是显示主人的等级,二是上马时真离不开它。
因为马、驴、骡是旧时京城代步的主要工具之一,加之清代满蒙等民族有骑马狩猎的祖习,清代朝廷规定:满洲官员出门,无论文武,均需乘马,以不忘先祖遗风,清官员有“前引”,“后从”的定例,即主人外出时,奴才和仆从也要骑马,前呼后拥地跟随,既使后来主人们乘车、乘轿,仆人也要骑马左右跟随。
所以,旧时北京的府第和大四合院、大会馆的门前都在左右有上下马石。石多为汉白玉或大青石,石分两级,第一级高约一尺三寸,第二级高约二尺一寸,宽一尺八寸,长三尺左右。住宅门前有没有上下马石也是宅第等级一个划分标准。
与上下马石相应的还有拴马桩。有人误以为栓马桩祗是在门前立一石桩或木桩,用以拴马,其实不然。
清末民初的大四合院、着名的官吏之家的倒座房后,常常见半尺见方的小门洞,里面有铁环,用以拴马,有称拴马桩,有称拴马环,有称马洞。
拴马桩多设在四合院临街的倒座房的外墙上,距地面约四尺,桩子即为两房屋之间的柱子,砌墙时,先留出空柱,再砌上用石雕做成的石圈,石圈门内即为房柱,柱上有铁环,铁环直径为两寸,由小姆指粗的盘条做成。
而石圈高约6寸,洞宽4.5寸,进深约3寸。拴马桩的数目要取决于倒座房的间数,有2、3、4、6不等,西城区护国寺太平胡同路北有一院,为6个拴马桩,原因是府第较大,由多座四合院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