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展厅设计 > 商业空间配饰 > 传统隔扇的机构特点
传统隔扇的机构特点
2013-09-17 07:10:05 [四合茗苑]
隔扇,宋代称“格子门”是安装于建筑物金柱或檐柱间,用于分隔室内外的一种装修。隔扇由外框,隔扇心,裙板及 绦环板成,外框是隔的骨架,隔扇心是安装于外框 上部的仔屉,通常有菱花和棂条花心两种。裙板是安装在外框下部的隔板, 绦环板(宋称腰华板)是安装在相邻两根抹头之间的小块隔板。裙板和绦环板上常作各种装饰性很强的雕刻。
明清隔扇自身的宽,高比例大致为1:3 -1:4, 用于室内壁纱厨, 宽、高比有的可达1:5 -1:6。每间安装隔扇的数量,要由建筑物开间大小来定,一般为4-8扇(偶数)。
明清建筑的隔扇,有六抹(即六根横抹头, 下同)、五抹、四抹以及三抹、两抹等数种 ,依功能及体量大小而异。通常用于宫殿,坛庙一类大体量建筑的隔扇,多才用六抹,五抹两种,这不仅仅是为显示帝王建筑的威严豪华, 更是坚固的需要。四抹隔扇多见于一般 寺院 和体量较小的建筑,三抹隔扇多见于宋代,明清时期较为见:有些宅院花园的 花厅及轩 ,榭一类建筑,常做落地明隔扇,这种隔扇—般采取三抹及二抹的形式,下面不安装裙板。
明清隔扇上段(棂条花心部分)与下段(裙板绦环部分)的比例,有六、四分之说 ,即假定隔扇全高为10份以中绦环的上抹上皮为界, 将隔扇全高分成两分, 其下占四份。这个规定,对统一各类隔扇的风格有重要作用。